距離上次參加青宣又過了三年,上次參加完就一直跟神禱告,希望能看見未來宣教的禾場與方向。然而這三年下來,發現其實還是對未來有許多不確定,不知道自己這三年到底成長了什麼,跟神的關係在今年也一直處於掙扎膠著狀態,這也使得我開始思考是否要報名參加這次的青宣。直到最後時刻,才決定要參加,即將升研究所的我,開始思考如何將專業應用在宣教的道路上。
在我過去30年信仰生活與接受的教導中所留下的整體印象是:基督徒只要做好向世人傳福音的工作,不要浪費時間參與外邦世界中的各類社會公共事務。這種積財寶在天上思維並符合保羅在腓立比書( 3:7-8)所提出的屬靈壯志:「只是我先前以為於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做有損的。 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做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做糞土,為要得著基督」。所以,大部分的基督徒都會把社會公共參與或從事非基督徒社團組織的活動當成較低的信仰生活順位。
當時,我日日問神,我哪裡做不好?讀經、禱告、服事,我都努力做到,為何還是失業呢?某天,我接到一通面試的電話,雖然跟原本應徵職務相左,但看著將枯竭的存款只好應試。而正當準備寄送應試文件時,有個很深的感動,就是提供受洗見證。不久,我赴約面試,但CEO對於我所交的作品似乎沒有太大興趣,反倒對於我如何得救?教會生活等產生莫大的興趣。最後,甚至要了牧長的姓名,想與他通話。